创新,中国是认真的
9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
李克强在会上表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大力攻坚克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就在几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再取消一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更大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今年以来,无论是在G20大阪峰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性论坛,还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全国两会等国内重要会议,中国高层的演讲和表态中,“创新”二字几乎从未缺席。
回溯过去,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后又进一步定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此后官方大大小小的政策,地方各级机构的会议,甚至企业家、普通人谈论的内容当中,创新每每成为高频词汇。
魏晞 摄
瞄准关键制约
此番,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对症下药”,再提创新,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向纵深推进。
李克强指出,基础研究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要面向未来,瞄准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制约,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扎实,使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站得住、站得稳、有根基。
为何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视为我国创新的关键制约?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一个国家或者企业在产业链或价值链上往往经历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过去,中国的产业比较低端,依靠吸引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效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技术也不断升级。全世界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让中国经历了几次产业转移。30年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分工体系中。
不过,这样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遇到了“天花板”。
不少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希望获取廉价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等,以降低成本,但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仍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会轻易向外转移的,即便在本土设立研发机构 ,也大多是为了解决当地产品销售的问题。
如今中国需要向产业链的高端升级,继续走“引进来、消化吸收”的老路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需要提升的是原创能力和科研能力,只能依靠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也意味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到了必须加强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研究和创新单靠市场是无法完成的。
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知识的公共性和可分享性,完全依靠市场经济来提供创新可能会面临不足。由于投入收益不确定性很大,企业缺乏投入基础研究的动力,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发展。如此不难理解从官方角度推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
目前,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有许多薄弱点,比如人才队伍的制约以及如何与企业的发展更好衔接等。
专家认为,现在真正要做的,是要围绕企业向价值链上端攀升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术,让企业把原理搞明白、技术机制搞清楚,使其掌握产业升级的能力。因此,现阶段,应用基础研究尤为重要,是重点中的重点。
有专家表示,当然我们需要一定比例的超前探索,但眼下真正解决产业的升级问题,国家的科研投入才能带来经济回报,为企业帮上忙。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李克强此次强调,创新成果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政府要为科研人员自由探索营造宽松环境。
从基础科研活动的特点来讲,基础研究的黄金年龄段一般是30-40多岁,因此提出更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实际上也促进了基础科研领域的创新。
同时,科研与工程管理不同,有很多是类似“黑暗中的探索和验证”,所以要给科学家提供宽容失败的空间。
此外,也要从经费管理、课题验收等各个方面调整制度,给科研者营造没有压力、自由思考、专注于科研的环境,减少繁琐的行政事务对其的干扰。
事实上,在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给予科研人员更大自由方面,我国近几年一直在加大推进力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为2.15%。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418万人年,居世界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58.5%。
全方位点燃创新引擎
在针对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做出部署的同时,中国正在点燃包括制度创新在内的全方位创新引擎。
对一个社会来说,只有科技创新是不够的,只有生产关系、体制机制、观念、文化氛围等全方位转变,科技创新才能走得快,才能走得稳。而中国提倡的正是包括科技和制度创新在内的双轮驱动和全面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战略。近10年来,中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更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其中,刘元春指出,创新精神正在成为一种国民精神。
这一变化在许多企业家中表现明显。近期,浙江省的一份调查显示,83%的被调查企业家认同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作用。超五成的企业家制定创新战略目标。企业创新主体意识正在觉醒。
与此同时,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到中国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当中,成为各种政策出台的基础性考虑:
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创新人才的热情。中国高层今年多次强调,杜绝强制技术转让,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促使企业“轻装快跑”,激发其创新动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降低创业创新成本。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的设立和政策“放活”,为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培育土壤。
完善法治、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各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优质产能的进入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前实施的各项重大政策的背后都不难看到进一步激发创新的意图。
刘元春指出,如今中国的各项指标如:研发占GDP的比重,新经济占GDP的比重,专利的增长,技术交易额的增长等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迹象。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市场,本就有促进经济主体产生自我创新意识的内生性动力,如今更是形成了一种“想要获得利润必须创新”,“山寨假冒难以生存”的“创新生态”,创新的承载力不断增强,而创新又让市场进一步扩大,如此良性循环。
2018年,中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5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升至全球第17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来源: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 乌苏之声 "的稿件,均为乌苏之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乌苏之声 ",并保留" 乌苏之声 "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